关于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会议精神 促进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

发布者:王文婷发布时间:2021-12-29浏览次数:1071

为全面贯彻《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重点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苏发〔202131号)和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精神,深入领会省、市委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2021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创新名城的若干措施》(宁委发〔20211号)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和引领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落实创新名城建设全面建成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若干措施,促进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

一、关于原始创新

1.提升现有平台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机器人产业学院建设,努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和儿童食品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提升原始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

(科研处牵头,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学院等共同组织实施

2.成立绿色能源研究中心。依托南京市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等专业和技术优势,在电化学储能和电介质储能等绿色能源开发,废弃生物质清洁能源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助力江苏双碳目标达成。

(科研处环境科学学院牵头,电子工程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共同组织实施

二、关于产业创新

3.加强产教融合中心建设。发挥环境科学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等相关专业优势,推动与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龙头、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合作。以产教融合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为依托,建立校企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同申报产学研项目,加强技术转移转化力度,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科研处牵头,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学院等共同组织实施

三、关于开放创新

4.成立数字经济地方政府规制改革研究中心。发挥商学院相关专业优势,在数字经济下就竞争机制重塑规制改革的市场结构建构规制改革的公众参与有效竞争的监管机制构建等方面与长三角地方政府开展研究与合作,助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科研处、商学院共同组织实施

5.加强乡村基础教育研究与合作。依托我校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时代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教育特色优势,根据乡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办学特点,通过乡村基础教育师资的职前、职后的一体化建设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形成乡村教师的良性精准支持机制

(科研处教师教育学院牵头,幼儿师范学院、陶行知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院等共同组织实施

四、关于全域创新

6.成立生态农业研究中心。发挥食品科学学院相关专业优势,依托省级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实验室、省市科技创新团队等平台,在功能蛋禽绿色产品开发、废弃生物质回收利用、菌类草莓等农作物的创新栽培以及现代化立体养殖等方面与地方开展合作,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科研处食品科学学院等共同组织实施

7.成立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发挥环境工程、地理科学、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优势,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庄规划以及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发挥商学院相关专业优势,对城乡经济进行调研,提供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整体方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科研处环境科学学院牵头,食品科学学院、商学院等共同组织实施

8.加强南京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依托南京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以防范城市重大风险、化解社会突出矛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决策咨询等方面开展实证调研与课题研究,通过举行季度专题研讨、编发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等活动形式,凝聚专家智慧,推动理论研究,贡献治理之策,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南京治理能级。

(科研处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牵头,南京城市基层治理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等共同组织实施

9.成立南京学研究中心。南京学研究中心是一个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以立足南京、研究南京、服务南京为建设宗旨,以地域性、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中心。该中心以南京城市地域综合体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时空演进、保护与发展为主线,坚持研究南京、挖掘文化、传承文脉、服务发展,重点开展南京城市及周边区域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与利用的综合研究、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致力于为南京续写强富美高新华章提供智力支持。

(科研处、文学院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商学院等共同组织实施

 

 

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