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学校党委领导,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创新有序地推进学校社科工作,促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
(二)主要目标
在江苏省社科联、南京市社科联的指导下,承担并完成省、市社科联交办的各项任务;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特色活动,大力营造科研氛围,不断加强社科研究,打造优秀社科团队,培育优秀社科成果,服务学校事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齐抓共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学用结合,促进成果转化;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坚持创新发展,注重实效。
二、主要工作计划
(一)召开南京晓庄学院第二届理事会,传达上级社科工作精神,布置年度社科工作任务;结合高校社科联特点,研制、发布创新学校社科工作的行动方案。(4月-11月)
(二)积极动员校内社科工作者申报国家、省、市社科管理部门发布的各级、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精心研制并发布校内社科研究项目,加强对策研究,推出研究成果,提供决策服务。
1.组织申报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教育学、艺术学单列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5月)
2.组织申报2019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语类专项课题;(3月-4月)
3.组织申报2019年度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项项目;(3月-4月)
4.组织申报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月-5月)
5.组织申报2019年度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5月-6月)
6.组织申报2019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不断提升学校承担高层次项目的实力;(5月-9月)
7.研制、发布2019度校内党建、思政等各类专项课题,整合部门力量,聚集会员力量,针对学校实际工作,开展对策研究;(3月-10月)
8.研制、发布2019年度南京晓庄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为申报高层次项目做好培育。(5月-11月)
(三)鼓励支持社科工作者参加省、市社科联组织的培训、交流与评选等活动,开阔社科工作视野,提升社科工作水平。(全年)
1.组织参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大会高层论坛;(3月)
2.组织参与南京市社科联召开的全市社科工作会议;(3月)
3.组织参与2019年江苏省社科研究协作会;(4月)
4.组织参与江苏省社科联举办的社科工作培训会。(6-10月)
(四)办好晓庄学术论坛,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邀请知名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扩大校内外学术交流,同时注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全年)
(五)团结组织,培育队伍,加大对优秀学科团队的扶持,加强对学科带头人与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研制、发布、实施《“学科队伍汇聚工程”建设项目》。(4月-6月)
(六)举办社科学术骨干研修营,强化预研,生成高质量科研成果,聚力国家社科基金等高层次项目立项,注重高层次成果奖申报与培育;注重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加强对校内社科学术成果的政治把握与意识形态宣传。(5月-9月)
(七)创新校内学术团体建设,推动学术团体健康发展;加强社科基地平台建设,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扩大社会服务影响。(全年)
1.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长江研究院·华东教育智库南京晓庄学院”等智库建设,提升服务南京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
2.推进“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研发基地(2017-2019年)建设,做好准备迎接省社科普及研发基地的复评工作;
3.加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传统音乐、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中心”、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地”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决策咨询水平。
(八)密切与校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业务指导,充分利用“晓庄女子讲坛”“行知讲坛”等第二课堂,开展“非遗大师进课堂”“大学生科技节”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树立大学生社科普及活动新品牌;围绕庆祝建国70周年开展大学生、教职工系列学术活动。(全年)
(九)做好校社科联网站建设与社科信息报送工作,加强社科工作宣传力度,扩大学校社科工作影响力。(全年)